释义 |
古赋赋的一种。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列其名。主要指两汉的辞赋,以其产生时代较早,且较后世讲究对仗、声律的赋为古朴,故名。后世仿两汉赋所作的不讲对仗、声律的作品,也概称古赋。一般分散体大赋、骚体赋和抒情小赋三类。散体大赋极铺张扬厉,踵事增华之能事,以描写宫殿、园苑、京都、游猎等为主,文采华艳,辞藻丰富。结构上通常亦韵亦散,而以韵为主,多采用主客问答方式展开,文前有序交代创作缘由,有的则结尾附有乱辞和诗。大赋是两汉赋的主干,著名的作家作品有司马相如《上林赋》、《子虚赋》,扬雄《甘泉赋》,班固《两都赋》等。骚体赋指在体制上模仿楚辞的那部分赋作,代表者有贾谊《吊屈原赋》、司马相如《长门赋》等。抒情小赋相对于散体大赋而言,指篇幅较短,通篇押韵,且以抒情而非体物为主的赋作,如张衡的《归田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