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王粲 |
释义 | 王粲177—217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出身于大官僚家庭,祖父王畅为汉灵帝时之名士,“八俊”之一,曾任司空。粲以博闻强记著称,幼年时被名士蔡邕推重为“有异才”。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持汉献帝由洛阳迁往长安,他随从。初平三年(192年)避乱赴荆州,依附刘表十五年,未受重视。刘表死后,劝其子刘琮降曹操,粲随之归操,为丞相掾(yuan),官侍中。其诗刚健晓畅、激愤悲凉,成就很高,为建安七子之冠,后人将他与曹植并称为“曹王”。《七哀诗》有名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接着描述了一个饥妇人“抱子弃草间”的惨痛现象,反映汉末军阀混战造成的社会破坏景象和人民的痛苦。亦擅于赋,《登楼赋》历来传诵,为魏晋以后的抒情短赋之先河。著诗、赋、散文近六十篇。现存有明人所辑《王侍中集》。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