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三才
释义 三才亦称“北朝三才子”、“北地三子”。指北朝文学家温子昇、邢邵、魏收。《北齐书·魏收传》载,“(收)与济阴温子昇、河间邢子才齐誉,世号三才”。他们的诗文基本取法于南朝文士,较少北国气息。
三才①唐时,河内李商隐与太原温庭筠、临淄段成式齐名,时号三才。②古代农业生产中对天、地、人三者关系之看法。始见于《周易·说卦》:“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农业生产中天、地、人关系最为密切,为构成农业生产之三大要素。对农业生产中生物有机体与人和环境之间关系,春秋战国时已有一些思想家曾从不同角度对之论述过,有较深刻认识。《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天”,主要指气候条件,人类很难加以改变,《审时》对农作物生长依赖于天之关系有充分阐述。“地”,包括水、土、植被等条件,核心是土壤,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之进行改造,所以,《任地》总结出“地可使肥,又可使瘠”之土壤肥力发展变化观点。至于“人”,可以在认识掌握自然规律和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故《管子·八观》说:“天下之所生,生于用力”;荀子则进一步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之命题。
三才即“三材”。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