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王季午 |
释义 | 王季午1908—江苏吴县人 王季午内科学家和传染病学家王季午被聘为中华医学会资深会员 李方诗等主编 中国人物年鉴(1994)第30页 王季午(1908—2005)近现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一作纪午,名元绅,以字行。王雍熙四子,单镇内侄,钱大椿表兄。1926 年毕业于苏州振声中学。后考入苏州东吴大学医预科,1931 年获理学学士学位。1934 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后留学美国,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留院任实习医师、助理住院医师和内科住院总医师、主治医师,内科助教、讲师。致力于黑热病研究,有“活科赫”之誉。1940 年被派赴美国杜兰大学医学院热带病与寄生虫学院访学,任名誉讲师,并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胡佛基金会鼠疫研究所研究蚤类生活史,次年被选为美国热带病学会会员。1942 年回国后历任贵阳医学院内科副教授、教授兼内科主任、院教务长,1947 年代理院长兼附属医院院长等,并负责筹建浙江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任教授兼两院院长。1951 年任浙江医学院副院长,1962年学校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后任副校长,1979 年任校长,后任名誉校长,为传染病学一级教授。曾兼任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浙江分会常委,中国科协委员,浙江省科协主席、名誉主席,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委员,国际传染病会议理事,中华医学会理事、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传染病寄生虫病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浙江分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华传染病杂志》总编辑,《浙江医学》《浙医学报》主编等。曾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政协常委、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参议委员会常委,九三学社浙江省副主委、名誉副主委等。198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传染病、寄生虫病学研究。首先证实钩端螺旋体病在浙江的流行,提出的氯喹和吐根碱合并疗法防治肺吸血虫病方案被全国推广。研究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实验感染猕猴属国内领先,领导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在子宫内的传染获得成功。曾与何南祥主编《实用肝脏病手册》。主编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传染病学》等。著有《王季午论文选集》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