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潘澄侯 |
释义 | 潘澄侯(1901—1976)近现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名志湜,以字行。1920 年东吴大学理化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在校时为东吴剧社著名社友。后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历任东吴大学、金陵大学理学院化学教授。1930 年参加金陵大学电影教育推广委员会及其电影编制组。1932 年参加教育部首次全国化学讨论会,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化学会,兼任中国科学化运动协会干事。1934 年被教育部聘为江苏省考送欧美留学生及服务教育人员出国研究考试委员会分析化学考试委员,出任金陵大学理学院电影教育委员会主席及电影编制部主任、制片组组长,兼任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理事。次年受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委托编剧《农人之春》,与中央电影摄影场合作摄制故事短片,参加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国联电影协会主办的农村影片国际竞赛会,获特等奖第三名,为中国电影在国际正式电影大赛上首获大奖,并在中国驻外各使馆轮映。1936 年改任教育电影部主任、教育部电影教育委员会委员,借调到教育部推广电化教育,兼任中国电影教育用品公司《电化教育》月刊特约撰述,并应教育部聘为中学播讲《我国近世外交史》。次年代表教育部被聘为首次国产影片评选委员会委员,抗战爆发后迁重庆。1938年参与创办并主持金陵大学电化教育专修科,兼任教育部电影教育委员会秘书。1940 年兼任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教课组副主任、国立社教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教授,次年参加中国日食观测委员会西北观测队,督导胡玉章、区永祥在甘肃临洮拍摄日全食彩色电影《民国三十年之日全食》。1946 年任善后救济总署河南分署副署长,次年兼任行政院绥靖区政务委员会督察团团员,以郑州花园口黄河决口合龙有功获景星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北京轻工业学院教授、院务委员会委员,后被下放河南,卒于洛阳。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