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陆皓东
释义 陆皓东(1867—1895)清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原名中桂,字献香。早年就学于电报学堂,毕业后在芜湖电报局工作。光绪十六年(1890)回籍。十九年冬,曾与孙中山等在广州广雅书局议组兴中会。次年随孙赴天津求见李鸿章未成,至上海电报局供职。二十一年随孙至广州,建立秘密机关,制青天白日旗为革命军旗,参与乙未广州起义,事泄被捕牺牲。

陆皓东  1867—1895

近代民主革命者。原名中桂,字献香,广东番山(今中山县)人。是孙中山的同乡,自幼与孙友善。十九岁时到上海,入电报学堂习收发电报,兼习英语及翻译。二十三岁毕业后,任职于芜湖电报局,后提升为领班。1893年赴广州,与孙中山、尤列等八人,聚议于广雅书局之南园,“所研究者莫不为革命之问题”。1894年随孙中山北上天津,曾上书李鸿章,“指陈时事”,希望能够“求知当道”。然上书如石沉大海,陆皓东忿忿离去,游北京、武汉等地,旋复南归。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慈禧乞和,京畿震动。陆皓东目睹清廷无能,国事日非,因萌“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之决心。常与孙中山密谋推翻满清改造中国之策略。1895年2月,在香港协助孙中山组织兴中会总会,提议以青天白日旗为革命军旗,并手绘了第一面旗帜,获得通过。同年10月,参与筹划广州重阳节起义,旋于广州双门底王家祠组建农学会,作为革命机关。陆皓东四出活动,取得了会党,绿林以及团防、水师中反清人士的响应。并决定于10月26日举兵发难。但由于奸人告密事败,被捕前安全转同志。11月7日英勇就义。1900年惠州起义时,树其所绘之军旗。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