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沈璟 |
释义 | 沈璟1533—1610明戏曲作家。字伯英,号宁庵,别号词隐,苏州吴江(今属江苏)人。万历年间进士。历官兵部职方主事、考功员外郎。后辞职归,家居三十年,潜心研究词曲,尤其注意音律。他主张“名为乐府,须教合律依腔,宁使时人不鉴赏,无使人挠喉捩嗓”。曾整理过蒋孝的《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写了《论词六则》、《唱曲当知》等,还考订过《琵琶记》的曲谱。他的理论当时得到不少人支持,形成势力和影响都很大的吴江派。其《属玉堂传奇》共收他创作的传奇作品十七种,今存《义侠记》、《红蕖记》等七种,《分钱记》等八种存有残曲。 沈璟❶(1553—1610) 明吴江(今江苏苏州)人。字伯英,晚字聃和,号宁庵,别号词隐生。沈侃长子,毛寿南弟子。万历二年(1574 年)进士,授兵部职方司主事。历官礼部仪制司主事、员外郎,改吏部稽勋司员外郎,考功清吏司、验封司员外郎。十六年迁光禄寺丞,次年被劾归。天启初追赠光禄寺少卿。少称神童。通六书,工行、草。能诗善歌,尤精词曲,考订音律,格律自成体系,被誉为昆曲正宗,开创吴江派,与汤显祖临川派齐名。评点沈义甫《乐府指迷》、王骥德《校注古本西厢记》,改编汤显祖《牡丹亭》为《同梦记》,作戏曲传奇《红蕖记》《义侠记》《桃符记》等十七种总称《属玉堂传奇》。散曲有《情痴呓语》《词隐新词》《曲海青冰》等。曲学论著有《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南词韵选》《遵制正吴编》《唱曲当知》等。著有《属玉堂稿》《沈璟集》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