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凤瀛(1854—1925)
晚清民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志澂,号荃台。汪亮钧三子,陈衡恪岳父,黄以周弟子。清光绪十一年(1885 年)元和拔贡。候选直隶州州判,捐授中书舍人,加捐同知发湖北。十七年以候选内阁中书随兄凤藻赴日本,任公使馆署理参赞。甲午战争爆发后回国,以候补知府分发湖北,入湖广总督张之洞幕,任洋务文案,又任自强学堂、湖北农务学堂提调。后署黄州知府,三十一年署汉阳知府,次年署武昌知府,三十四年任湖南常德知府,宣统元年(1909 年)任长沙知府,二年丁忧开缺。民国初加入国民党,被袁世凯召为总统府高等顾问,1914 年任高等文官甄别委员会委员。发表《致筹安会与杨度论国体书》,反对袁世凯称帝,义声震天下。工书善文。著有《救亡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