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歐陽予倩
释义

歐陽予倩1889——1962

原名立袁,號南傑,藝名蓮笙、蘭客、 予倩, 另署桃花不疑主人,湖南瀏陽人,1889年 (清光緒十五年) 生。6歲在家塾讀書。1901年隨祖父赴北京上學。次年入湖南長沙經正中學堂。1903年赴日本,入東京成城中學。1907年入明治大學商科; 同年在東京參加春柳社演出《黑奴吁天録》,此後,又演出《熱血》。1908年改入早稻田大學文科學習。1911年辛亥革命後,回上海。翌年加入新劇同志會。1913年回湖南加入社會教育團,後退出,另在長沙组織文社劇團。文社解散後,於1914年春重返上海,和陸鏡若等组建春柳劇場,上演文明戲。1915年在上海演《黛玉葬花》。1916年成為京劇演員。1918年再次赴日本調查戲劇情况; 同年回國後,至南通辦伶工學社和更俗劇場。1921年赴上海,5月與鄭振鐸等组織民眾戲劇社; 12月與汪優游等人成立上海戲劇協社。1923年任南國藝術學院戲劇系主任。1926年參加民新影業公司,並主演電影《玉潔冰清》,自編自導《三年以後》、《天涯歌女》等影片。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藝術指導員。龍潭戰役後,又回上海。1928年1月參加南國社,並在南國藝術學院任教。1929年2月,在廣州創辦廣東戲劇研究所。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在廣東參加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廣東分盟;11月在上海组織現代劇團。1932年秋,與陳銘樞同赴歐洲考察戲劇。1933年10月回福州,參加福建人民政府,失敗後,被通緝,流亡日本。1934年冬回上海、為新華影業公司编導電影《新桃花扇》。1935年任上海明星影片公司監督兼编劇科主任。1936年加入中國文藝家協會; 冬,加入聯華影片公司。1937年抗日戰争開始後,加入戲劇界和京劇界救亡協會,並被選為上海市文化救亡協會理事,電影界工作人員協會常務委員。南京淪陷後,在上海租界内组織中華京劇團,上演自编《梁紅玉》,繼又演出 《漁夫恨》和《桃花扇》。1938年5月赴桂林。1940年任廣西省立藝術館館長兼桂劇團團長,與馬彦祥合编《戲劇時代》。1940年在桂林創辦《戲劇春秋》,與田漢同任主编,又成立中國劇社。1945年夏,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46年辭去藝術館館長職; 同年秋回上海,一度在上海市立劇專講課。1947年1月,随新中國劇社去臺灣,導演《鄭成功》、《桃花扇》、《日出》等戲。1947年冬,接受香港永華影業公司聘約去香港。不久,與顧而已等另组大光明影業公司,拍攝影片《野火春風》等。又為南洋影業公司導演《戀愛之道》。1949牢3月回北平; 7月參加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被選為全國文聯常委,後又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1950年4月,被任命為中央戲劇學院院長。1953年10月,被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戲劇學家協會副主席。1954年5月,任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理事。195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當選爲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舞蹈工作者協會主席。1962年9月21日在北京病逝。終年73歲。著有《潘金蓮》、《楊貴妃》、《荆軻》、《同住的三家人》、《戰地鴛鴦》、《忠王李秀成》等話劇劇本。《木蘭從軍》、《關不住的春天》等電影劇本。《梁紅玉》、《長恨歌》等京劇劇本。编著有《自我演戲以來》、 《一得余抄》等。輯有《中國話劇運動五十年史料集》第一輯 (與田漢合编)、《中國戲曲研究資料初輯》。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3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