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李品仙 | ||||||||||||
释义 | 李品仙1892—1987广西苍梧(今梧州)人 李品仙
李品仙
李品仙1892——1987字鶴齡,廣西蒼梧人,1892年(清光緒十八年) 生。1905年入蒼梧縣高等小學。1907年考入桂林廣西陸軍小學堂第一期。1909年底畢業,入湖北武昌陸軍第三中學堂第二期。辛亥革命爆發後,任廣西軍政府梧州軍分府軍械局委員。1912年11月,辭去梧州軍分府軍械局委員職務,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步兵科。1914年冬軍校畢業,分發廣西陸軍第一師步兵第一團任見習官。1916年6月,任湘軍獨立營第一連中尉排長; 7月升任連長; 8月任第一師第二旅第三團第三營連長。1917年9月,參與護法之役,任前兵連連長。1918年4月,任第一師第二旅三團一營營長。1920年10月,任第一師第二旅八團團長。1923年12月,任湘軍第四師第八旅旅長。1926年3月,第八旅擴編為第三師,任第三師師長; 7月加入中國國民黨。1927年1月,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副軍長; 7月任湖北省政府委員,旋任武漢衛戌司令。1928年1月,任第八軍軍長兼第四集團軍第十二路總指揮; 5月兼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1929年1月,部隊編遣後,任陸軍第五十一師師長; 3月代理第四集團軍前敵總指揮,旋任第四編遣區北平編遣特派員; 4月任討逆第五路總指揮部副總指揮兼第八軍軍長;10月任軍事參議院參議。1930年9月,随第四集團軍入廣西,任第一方面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兼第八軍軍長。1931年6月,辭兼第八軍軍長職,專任第一方面軍總司令部參謀長; 6月兼任廣州国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1932年春,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一分校校長; 8月任廣西邊防對汛督辦,後兼左江行政監督,龍州區民團總指揮官並兼任邊務學校校長。1935年7月,再任第一方面軍總司令部參謀長; 11月當選為中國國民黨五屆候補中央執行委員。1936年1月,國民政府授予陸軍中將; 7月任廣西綏靖公署副主任。1937年2月,调任第五路軍總司令部參謀長;3月加陸軍上將銜; 7月任第九軍團軍團長; 8月任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 11月任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仍兼第十一集團軍总司令。1938年6月,任第四兵團总司令。1939年11月,任安徽省政府委員兼主席,安徽全省保安司令,國民黨安徽省黨部主任委員,第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兼豫鄂皖邊區游擊總司令。1943年10月,任第十戰區司令長官。1944年12月,兼安徽省軍管區司令。1945年5月,當選為國民黨第六届中央執行委員; 9月派為徐州、蚌埠地區受降主官; 12月任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1948年8月,辞安徽省政府委員兼主席職; 9月任華中“剿匪”副總司令及政務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1949年5月回廣西,任桂林綏靖公署主任; 6月兼任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 11月再任廣西省政府主席; 12月去臺灣。1950年4月,任“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委員。1952年10月退役。1987年3月23日逝世。終年95歲。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