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三司
释义

三司 

或为官称,或为官署名,历代不同。①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②唐代重要刑狱由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官会审,称为三司;③唐末、五代、北宋最高财政机构。合盐铁、户部、度支为一,统筹总掌全国财政。号为三司,又称计省。其长官三司使号为计相。宋太宗及真宗初期曾两度废而复置。元丰改制,再废三司,其职掌大部归于户部左曹及户部所属度支、金部、仓部。④宋初禁军统帅机构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名为三衙,也称三司,⑤金以劝农、盐铁、度支户部三科为三司。宣宗贞祐时废;⑥明代以地方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及都指挥使司为三司;⑦清朝末年以各省之布政使司或民政使司、按察使司或提法使司、提学使司合称三司。
相关词:
  • 制置三司条例司
  • 明朝三司

三司①官名合称。东汉、唐代、辽代指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唐代又为太子内官司闺、司则、司馔合称。②官署合称。唐代为御史台、中书省、门下省合称,凡有重大案件,由三司长官共同审理,称三司理事;侍御史、中书舍人、给事中更直朝堂谓三司受事。又为刑部、御史台、大理寺合称,鞠大狱则谓三司推事。明改称三法司,而将各地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合称三司。清初曾为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转盐运使司合称。③官署名。唐末、五代为盐铁、度支、户部三官署合称,五代时以重臣一人专判其事,称三司使。北宋三官署合而为一,称三司。掌邦国财用大计,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威权颇重,四方贡赋一归三司,朝廷不预;设三司使为长官,号计相。下设副使、判官、三部使、三部副使、三部判官等。太宗至真宗时,曾两度废为三部,分设盐铁使、度支使、户部使。一度分全国为十道,于东京开封府设左计使,西京河南府设右计使,分掌十道财赋。咸平六年(1003),又将三部合而为司,重设三司使,三部保留盐铁副使、判官,度支副使、判官,户部副使、判官,作为三司属官,分掌三部事务。元丰改制废。三司大部分事务并归户部左曹及户部所属度支、金部、仓部。西夏亦置为次等司,主财计。金泰和八年(1208),省户部官员置三司,兼劝农、盐铁、度支,有使、副使、签三司事、同签三司事及判官、规措审计官、知事、勾当等官吏。贞祐年间罢。

三司 

三司指司马、司空和司徒,也是西周王朝官僚机构中的重要官位。司马掌管军赋;司空掌管百工职事;司徒掌管土地和农业生产。另外,司徒与司空在金文中又分别写作“司土”与“司工”。

三司 

官署名。北宋前期总管财政的最高机构。宋初沿袭唐、五代制度,设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长官为三司使,“位亚执政,目为计相”。“使缺,则有权使事;又缺,则有权发遣公事”。副长官为三司副使及权三司副使、权发遣三司副使公事等名目。三司所辖盐铁、度支、户部,亦称三部。盐铁,“掌天下山泽之资,关市、河渠、军器之事”;度支,“掌天下财赋之数,每岁均其有无,制其出入”;户部,“掌天下户口、税赋之籍,榷酒、工作、衣储之事”。太宗时,对三司领导体制作了几次调整,太平兴国八年(983)分置盐铁使、度支使、户部使。淳化四年(993)复置三司使总领三部,其年又分天下州县为十道,“在京东曰左计,京西曰右计,置使二员分掌。俄又置总计使判左、右计事,左、右计使判十道事,凡干涉计度者,三使通议之”。五年,罢十道左、右计使,复置盐铁使、度支使、户部使,真宗咸平六年(1003)罢三部使,复置三司使,唯三部复各置副使一员。协助三司使、副使的职官为判官、推官。三部下属,盐铁分掌七案,度支八案,户部五案。三司系统所属机构甚多,如三部勾院,都磨勘司、都主辖支收司、拘收司、都理欠司、都凭由司、开拆司、发放司、勾凿司、催驱司、受事司,以及衙司管辖官、勾当公事官、三司推勘公事、勾当诸司、马步军粮料院官、勾当马步军专勾司官等。熙宁中,神宗命陈升之、王安石领制置三司条例,设局置属,对三司职权及所属事务进行全面审核。制置三司条例司罢后,中书对三司的机构,逐步做了调整。“以常平、免役、农田水利新法归司农,以胄案归军器监,修造归将作监,推勘公事归大理寺,帐司、理欠司归比部,衙司归都官,坑冶归虞部,而三司之权始分矣”。元丰改制,废三司,事务并归户部。
相关词:
  • 三司使
  • 制置三司条例司

三司 

明初沿袭元制,地方设行中书省。行中书省长官总揽军政事务,权力很大。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下令废行中书省设承宣布政使司。每个承宣布政使司,又都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三个衙门,叫做三司。三司分别设布政使,从二品,提刑按察使,正三品,都指挥使,正二品,俱为掌印官。布政使掌民政、财政,按察使掌刑法和监察,都指挥使掌兵。布政使系由元朝行中书省的参知政事一官演变而来,按察使相当于元朝的肃政廉访使,都指挥使司和都指挥使则被纳入明朝创设的卫所制度的体系中。三司设置的目的,一、使三司在地方上分权鼎立,而同时又分别隶属于中央。如布政使司与六部、都察院有直接联系,按察使司听命于刑部、都察院,都指挥使司则听命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二、不是分权给地方,而是向地方承宣帝命,布行中央之政。三司长官被称为节制一方的“方面大吏”。三司的设立,使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4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