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曾虚白 | ||||||||||||||||||
释义 | 曾虚白1895—?江苏常熟人 曾虚白
曾虚白
曾虚白1895——江蘇常熟人,1895年 (清光緒二十一年) 生。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1928年在上海與其父合創真美善書店,主編《真美善》雜誌。1931年任金陵女子大學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32年創辦《大晚報》。1937年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第五部國際宣傳處處長,後改隸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抗日戰争期間,國際宣傳處策動中央政治學校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合作創設新聞學院,受命擔任該院副院長。1947年5月,任行政院新聞局副局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去臺灣。1949年任“中國廣播公司”副總經理。1950年任中國國民黨中央改造委員會改造委員兼第四组主任; 同年兼任“中央通訊社”社長。1954年任“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主任兼教授。1955年起,連任“亞洲人民反共聯盟”、“中華民國總會”常務理事。1964年任“中央通訊社”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 同年國際獅子會在臺灣復會,任監督。1965年兼任新聞學會主任委員。1969年4月,受聘為國民黨第十届中央評議委員。1973年受聘為中國文化學院華岡教授兼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班主任。1981年10月,被聘為“國策”顧問。1983年6月,獲中國文化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學位。著有《工業民主制度之理論與實施》、《國父思想對時代貢獻》、《談天下事》、《民意原理》。主编有《中國新聞史》等。 曾虚白(1895—1994)近现代常熟人。名焘,字煦伯,以笔名行。曾朴长子。1918 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文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在上海青年会、长沙雅礼医学院教英文。1920 年任全国烟酒公卖局科员,后任外交部直隶交涉使署英文科科长、会计主任等。1926 年任交通部秘书,次年初任江苏省公署秘书。1928 年秋在上海与父创办真美善书店,主编文艺月刊《真美善》,当选上海新书业公会出版委员会委员,出版译著《王尔德小说集》及编著《英国文学ABC》《美国文学ABC》和短篇小说集《德妹》,次年译梅特林克散文刊于《当代诗文》,皆获好评。后赴法国游学。1931 年秋任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兼中文系主任,次年初任上海《大晚报》总经理、总主笔,兼任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常熟旅沪同乡会宣传股主任。1933 年当选世界笔会中国分会首任秘书、理事。1937 年八一三抗战爆发后,历任军事委员会第五部驻沪办事处处长、第五部主任秘书,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处长。次年当选国际反侵略运动中国分会常务理事、宣传部部长。1941 年当选中国新闻学会理事、出版组主任,1943 年兼任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1947 年任行政院新闻局副局长,次年辞职。1949 年去台湾,曾任“中国广播公司”副总经理,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委员兼第四组主任、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中央通讯社”社长兼总编辑、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广播事业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台北市新闻记者公会理事长、“中国新闻学会”主任委员等。1964 年国际狮子会在台湾复会,为首任会长。参与创办英文《中国日报》,被聘为台北市常熟同乡会名誉理事长。曾兼任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新闻系主任,“中国文化学院”“中国文化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所长,主编《新闻学研究》《三民主义学报》,致力于研究民意学。1972 年被聘为“总统府国策顾问”。小说长于心理描写,评论文笔犀利。曾主编《中国新闻史》等。译有《断桥》《鬼》《人生小讽刺》《欧美名家小说集》《英雄与英雄崇拜》等。著有《大晚报评论集》《曾虚白自传》《民意原理》《曾虚白自选集》《迎曦集》等。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