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曾世英 | ||||||
释义 | 曾世英
曾世英1899——江蘇常熟人,1899年 (清光緒二十五年) 生。1919年畢業於蘇州工業專門學校土木科。1920年以後,歷任順直水利委員會練習技師、副技師、華北水利委員會繪圖室主任。其間,1935年赴美、英、德、瑞士、蘇等國考察地圖製圖術。1944年赴美國,任陸軍製圖局顧問。1945年11月,任國民政府經濟部地質調查所技正。1946年從事地圖编纂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新華地圖社社長,地圖出版社副總编輯,测繪總局测繪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等職。後任國家測繪總局測繪研究所副所長,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中國地名委員會委員,中國大地圖集编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並當選為中國測繪學會、中國地理學會和中國民族語文學會理事,第二、三届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國政協委員。繪制有《中華民國新地圖》、《中國分省新圖》、《中華民國地形掛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集》。编有《中國經緯度測量成果匯编》、《中國地名拼寫法的研究》等。 曾世英(1899—1994)近现代常熟虞山人。字俊千。曾世荣孪生兄。1918 年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土木科毕业。历任天津顺直水利委员会练习技师、副技师、绘图室副主任,1928 年任华北水利委员会测绘室主任。1930 年与丁文江完成川广铁路川黔部分初勘,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技师,后改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技师,加入中国地质学会。1932 年与方俊编绘出版《中国地形图》。次年与丁文江、翁文灏主持编制的申报馆《中国分省新图》出版,其负责技术并编纂地名索引,时誉为准确精美之空前巨著。1934 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出版《中华民国新地图》,首次采用地形分层设色法,最早展现中国地势三大台阶的科学概念,创立中国地图集结构的新体例。又将《分省图检视表》实绘细测,编制《全国各省区土地面积表》,开创中国现代地图学之新纪元。受资源委员会和地质调查所联合派遣,率组赴甘肃勘测黄河及其支流,1935 年被派赴美国雪城大学研究生院航测系学习,并于美、英、苏等欧美13国考察测绘制图。1937 年初任经济委员会水利处和陆地测量总局合作组水利航空测量队副队长,次年任地质调查所绘图室主任,1939 年与方俊、周宗浚编绘出版《中华民国地形挂图》。升任技正、简任技正。1941 年组队赴四川松潘测量地图并调查地质及土壤。为提高小比例尺地图质量,积极推广经纬度天文速测法,1943 年整理出版《中国经纬度测量成果汇编》,编辑《中国舆图用亚尔勃斯投影表》等。次年派赴华盛顿,任美国陆军制图局顾问,协助编制航测1∶ 25 万中国地区军用地图。1945 年抗战胜利后,为资源委员会驻美技术团成员,致力于收集美国海陆军编制的中国地图。次年于上海筹建华夏图书出版公司,任总经理。1947 年与方俊合作按国际标准编绘1∶ 200 万申报馆新版《中国分省新图》,次年受邮政总局委托编制新版《全国邮政舆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解放日报》舆图部负责人,续编《中国人民地图集》。1950 年任新华地图社首任社长,兼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制图组组长,开展中国1∶ 100 万地理图的编辑筹备,编绘多种教学地图,组织制作1∶ 600 万球面的中国立体模型。1954 年任地图出版社副总编辑,主持总体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参与《国家大地图集》之普通地图集设计,主持完成在1∶ 250 万地图上量测全国面积。历任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编审、副总编、副所长,主持筹建中国第一个地名研究室。兼任国家大地图集总编纂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编纂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名委员会、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委员等。曾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是中国现代地图制图和地名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主编有《外国地名手册》。著有《中国地名拼写法的研究》等。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