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曹丕
释义

曹丕187—226

即三国时魏文帝。文学家。公元220—226年在位,字子桓,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父曹操死,袭位魏王。采吏部尚书陈群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在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其本郡“中正”,负责察访其同郡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九等,吏部按等授以官职,选出了一些较有才干之士,保持了曹操用人“不计门第”的原则。同年,代汉称帝,都洛阳,国号魏,为三国时魏之始建者。曾两度兴兵伐吴,皆无功而返。长于诗文,与父曹操、弟曹植同为“建安文学”的中心人物。所作《燕歌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七言诗,表现离别愁绪,哀怨欲绝。《典论·论文》和《与吴质书》二文,开创我国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之先河。提出了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问题与文学作用问题,颇有见地。从众文士中选出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甚为允当。忌其弟曹植之才,欲借故加害,限七步成诗,弟脱口即成《煮豆》一首,讽其过分威逼。遗著有《魏文帝集》。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