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刘黻
释义 刘黻(1217—1276)南宋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字声伯。淳祐十年(1250)入太学,曾先后两次率领太学生伏阙上书,抨击朝政得失,为被罢官的董槐、程公许、黄之纯等人鸣不平。理宗游幸无度,又上疏切谏。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咸淳三年(1267),拜监察御史,上书度宗,反对滥降内批,谓:“天下事当与天下共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历试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兼中书舍人、侍读。元兵陷临安,陈宜中等谋拥立赵昰、赵昺,由温州入海,派兵迎他共同辅政,行至中途病死。著有《蒙川遗稿》。
刘黻(1217—1276)宋文学家。字声伯,号质翁。乐清(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十年(1250)试入太学。上书论丞相董槐事,忤丁大全,送南安军安置。及丁大全败,召还庭试,又以对策忤贾似道,复为所抑。度宗咸淳三年(1267)召还拜监察御史。四年改正字。八年拜刑部侍郎。九年改朝奉郎试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遭母丧解官,遂不复起。文如其人,棱岸峭直。诗嗜陈子昂,虽限于风会,格律未纯,但淳古淡泊,神思高远。今有《蒙川遗稿》、《蒙川先生遗稿》、《蒙川诗集》等书传世。生平事迹见《宋史》卷四〇五。

刘黻  1217-1276

南宋大臣,字声伯,宋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淳祐十年(1250)入太学,为同辈所敬,率领太学生上书反对丁大全诬劾罢免丞相董槐,言朝庭当以礼进退大臣,忤执政,送南安军安置。丁大全贬,还太学。不久,侍御史陈垓诬劾程公许、右正史蔡荥诬劾黄之纯,他再次率太学生上书,指责佞小擅事,朝庭避贤就奸。理宗好游幸,他上书谏阻。为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咸淳三年(1267)拜监察御史,论内降恩泽,指切时弊,大胆直言:“天下事当与天下共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四年(1268)改正字,以所言不用而上书求免,会丁父忧,去位。复起授集英殿修撰,沿海制置,知庆元府事。八年(1272)召还,累迁至吏部尚书,兼中书舍人,兼修玉牒,兼侍读。咸淳十年,丁母忧。后陈宜中谋拥二王由温州入海,请刘辅政,道中卒。有《蒙川集》。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