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刘阳 |
释义 | 刘阳明安福(今属江西)人,字一舒,号三五。嘉靖举人。历任砀山知县、福建道御史等职。后避严嵩引疾归。王守仁门人。自邹守益没,江右学者皆以他为归。精研“致良知”说,并以中、敬、诚、静、寂、仁等程朱学者常用范畴,予以阐释,宣称“中知之,不倚于睹闻也;敬知之,无怠者也;诚知之,无妄者也;静知之,无欲者也;寂知之,无思为者也;仁知之,生生与物同体者也。各指所之而皆指,夫知之良也。致知焉,尽矣”(《明儒学案》卷十九)。意在调和王学与朱学之分歧,故黄宗羲认为“由先生言之,则阳明之学仍是不异于宋儒也”(同上)。著有《三五先生洞语》。 刘阳明学者。字一舒,号三五。安福(今属江西)人。曾知砀山县,征授御史。在三峰筑云霞洞,与士子谈学。以王学为旨,指出“致良知”的六大特点:“中,知之不倚于睹闻也;敬,知之无怠者也;诫,知之无妄者也;静,知之无欲者也;寂,知之无思为者也;仁,知之生生与物同体者也。各指所之,而皆指夫知之良也,故曰致知焉尽矣。”(《三五先生洞语》)认为王学无异于宋儒,欲折中两者。有《三五先生洞语》、《晚程记》。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