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刘熙载
释义 刘熙载(1813—1881)清江苏兴化人,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道光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入值上书房。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广东学政。后主讲上海龙门书院。治经无汉、宋门户,通晓子史、天文、算学、文字、音韵诸学,又长于诗词。撰有《艺概》、《昨非集》、《四音定切》等。
刘熙载(1813—1881)近代学者。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江苏兴化人。道光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征为国子监司业,迁府左春坊左中允。曾督学广东,未满任即归里。晚年主讲上海龙门书院。经、子、史及仙释家言无所不晓。美学思想上,认为文学艺术创作中各种对立面的矛盾统一,是文艺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文之为物,必有对也。”反对只执一端:“文或结实,或空灵,虽各有所长,皆不免著于一偏”(《文概》)。注重追求兼美:“书要兼备阴阳二气”(《书概》),诗之“典雅、精神,兼之斯善”(《诗概》),“词之为物,色香味宜无所不具”(《词曲概》)。研究创作中的各种对应关系,总结出“善用古者能变古”(《文概》),“语语微妙,便不微妙”(《诗概》),“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词曲概》),“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书概》)等艺术辩证规律。从物与我,有我与无我等对应范畴来探讨审美活动中的主、客关系,提出“在外者物色,在我者生意,二者相摩相荡而赋出焉”(《赋概》)。“昔人词咏古、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其中有我在也。”(《词曲概》)主张寓情于景,借景言情。以是与异,真与伪,深与浅等对应范畴评价创作的优劣,认为“不异之是,则庸而已;不是之异,则妄而已”(《文概》),主张“是”(奇)与“异”(稳)合一。强调“玄”、“诞”、“奇”的艺术,亦不能失于“真”与“正”。从虚与实,有尽与无尽,似苍与非苍等对应范畴品定艺术境界的高下;以断与续,开与阖,曲与直等对应范畴来论艺术结构;以正与变,用古与复古,复古与从时等对应范畴论述文艺的继承创新。追求两美相对,免著于一偏的兼美;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的真色美;情景齐到、物意摩荡的意境美。但在艺术的宗旨和本原上,又提出“温柔敦厚”、“发乎情,止乎礼”的观点。有《艺概》、《说文叠韵》、《说文双声》、《昨非集》等。
刘熙载(1813—1881)近代文学家、文论家。字伯简,号融斋,晚号寤崖子。江苏兴化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国子监司业、广东学政、左春坊左中允,引疾归,遂不出,主上海龙门书院讲席,历十四年以终。其学自五经子史外,凡天文、算术、字学、韵学及佛道之书,无不通晓。治经不囿于汉学宋学门户之见。晚年撰《艺概》一书,分文、诗、赋、词曲、书、经义六卷,论诗、文、词流变及艺术手法,有不少深刻独到、切心餍理之处。另著有《昨非集》、《古桐书屋札记》、《游艺约言》等,今人合辑为《刘熙载集》。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〇、《清史列传》卷六七、俞樾《左春坊左中允刘君墓碑》。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