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张溥 |
释义 | 张溥1602—1641明末文学家。字天如,太仓(今属江苏)人。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授庶吉士,以葬亲乞假归。少好学。所读书必手抄,抄后朗诵一过,即焚烧,又抄,如此六七遍始罢,其书斋因名“七录”。与同里张采齐名,时称“娄东二张”。崇祯初年集郡中名士组织复社,相与复古学,并及时政,品评人物,自称继东林之后。他生前死后,复社案牵涉极久,多次受朝廷盘查,直至周延儒执政时始了结。后来成为抗清的爱国社团。他有史识,能文章,是晚明的重要作家之一。曾编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各集均有题辞。还曾为《宋史纪事本末》补撰论断。著有《七录斋集》等。他的《五人墓碑记》叙写为反对魏忠贤而死的颜佩韦等五人事迹,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张溥(1602—1641)明太仓人。字乾度,更字天如,号西铭。崇祯四年(1631 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天启四年(1624 年)与张采、杨廷枢、杨彝、顾梦麟等结应社,力斥阉党,复与张采创复社,被推为领袖,倡导复古,评议时政,与名士砥砺节行,时号娄东二张。卒后私谥仁学先生。生平博通经史,兼长诗文,著述宏富。辑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等。著有《七录斋集》《西铭近集》《历代史论二编》《诗经注疏大全》《春秋三书》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