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尤志庠 |
释义 | 尤志庠(1888—1971)近现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姓本作尢,又名翔,字玄甫、玄父,号墨君,以号行,别署黑子、捧苏楼主,笔名槁蝉等。尤先甲侄,尤志道从弟。苏州府中学堂肄业。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江苏游学预备科英文最优等毕业。1912 年加入南社,发表笔记、诗歌及小说、译作等,被誉为上海文坛健将。1920 年起任浙江衢县师范学校、临海浙江第六中学、绍兴嵇山中学、浙江师范学校国文教师。写作强调规范,曾作《写作公约》。1934 年参与大众语文论战,反对单纯欧化。后任上海浦东中学等校国文教师,被聘为《写作与阅读》编委。抗战爆发后回苏州,任崇范中学国文教师,吴县县立中学教务主任、国文教师。1954 年被聘为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喜收藏,国学有根底,研究佛学为居士。曾募资影印契交弘一法师李叔同的手书《佛说八种长养功德经》《大乘戒经》,并将李叔同的赠文编成《论月集》。编著小说《碧玉串》《有志竟成》等。与蒋子旌、张焘、何时俊等合著《古今小说评林》,与叶圣陶等著《写作的健康与疾病》。编有《新苏州导游》《苏州指南》。译有法国莫泊桑小说《战争之赐》,著有《三百卷室笔记》《捧苏楼诗稿》《捧苏楼墨屑》《国学述要》《槁蝉文集》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