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宗泽 |
释义 | 宗泽1059—1128宋代名将。字汝霖,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元祐六年(1091年)进士,授大名馆陶尉。任龙游、赵城等县令,通判登州。靖康元年(1126年)知磁州,时太原失守,两河官吏往往托故不赴任,泽带羸卒十余人至,缮城壁、浚隍池、治器械,募义勇,作固守之计,曾击破敌数千骑进攻,擢河北义兵都总管。康王赵构使金,至磁州,泽劝其勿行,康王遂回相州。不久任副元帅,南援京师。泽兵至开德(今河南濮阳)与金兵十三战皆捷,移书各路兵会京师,皆不至。泽以孤军进,又多次击败敌人,被任为徽猷阁待制。高宗即位后,除龙图阁学士,知襄阳府。得李纲推荐知开封府,既至,安定秩序,加强战备。旋任延康殿学士、京城留守、兼开封府尹。招抚王善、杨进、王再兴、李贵、王大郎等部义军百余万协助防守。连接河东、河北八字军等部共同抗金,并擢任岳飞为统制官。后又多次击败金兵,被金兵称为“宗爷爷”。先后曾上二十余疏力请高宗还都开封与收复失地,皆为投降派所阻挠,遂忧愤成疾。临终时长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连呼三声“过河”而死。遗著有《宗忠简集》。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