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兵者凶器,争者逆德
释义 兵者凶器,争者逆德战国时尉缭关于战争观的论述。《尉缭子·武议》:“夫将者,上不制于天,下不制于地,中不制于人。故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将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尉缭认为:兵器乃凶险之器,争夺是违逆道德的行为;而将官则是冒着必死之险去实施这一逆德行为的执行者,实迫不得已而用之。尉缭这一反对战争的思想倾向,与古代先哲之论一脉相承。《司马法》首唱“以仁为本”,“以义治之”,认为只有在“正不获意”的情况下,方言权变与战争。其“战争”的目的在于“止战”,“杀人”的目的在于“安人”,故其战乃不得已而为之。《老子》亦曰:“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恶之,故有道者弗居。”“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不得已而用之。”(《老子·三十一章》,依帛书本)《老子》又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老子·四十六章》)认为在大道通行的时代,不会有战争。后世儒家孔、孟,均明确反对战争;专讲战争规律的兵家,亦皆以“道义”居首,以为“好战”者未必知兵,“知兵”者绝不好战。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20: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