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八里桥之战
释义

八里桥之战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与英法联军进行的最后一战。1860年9月21日(咸丰十年八月初七日)英法联军分三路进攻八里桥(在通州城西八里,横跨惠通河)、咸户庄(在八里桥西南六、七里)一带,僧格林沁、胜保、瑞麟带领下的三万清军,英勇反击,激战三四个小时,后遭英军包抄,僧营败退,胜保负伤,瑞麟在八里桥头同法军展开争夺战,失利后西撤。是役清军伤亡过半,损失惨重。次日,咸丰皇帝逃亡热河。
八里桥之战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抗击英法联军的最后一战。八里桥在通州城西八里,横跨通惠河,是进入北京的要道。张家湾之战后,英法联军五千名继续西犯,于咸丰十年八月七日(1860.9.21)分三路猛扑八里桥咸户庄(一作元狐庄)一带。清守军僧格林沁、胜保、瑞麟各率其部约三万人迎战。激战达四小时。清军马步队在英法联军猛烈炮火下英勇冲锋,伤亡惨重。英军一部向于家堡方向包抄,西路僧营首先溃退;南路胜保受伤,阵营散乱。东路瑞麟孤军奋战,终亦被迫西撤。是役,清军损失过半,京畿一带无生力军可再战。英法联军直逼北京。次日,咸丰帝避走热河(治今河北承德市)。

八里桥之战 

八里桥之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军与英法联军的最后一战。张家湾一战,清军败退,英法联军乘胜追击,一举占领郭家坟和通州城。1960年9月21日,联军自郭家坟分兵东、西、南三路对八里桥清军发动攻击。当时驻守八里桥的清军有三万人,其中马队近万人。为了对付联军的攻击,僧格林沁和瑞麟决定,令马队首先向联军的左翼到右翼的正面实施反冲锋,然后胜保所部迎击南路联军,瑞麟所部迎击东路联军,僧格林沁所部迎击西路联军。战斗中,清军英勇迎击敌人,鏖战三、四小时,后因西路英军向于家卫方向包抄,僧格林沁甚为恐慌,自乘骡车,撤队而逃,以致军心动摇,纷纷败退。胜保也因中弹落马,阵营遂乱。迎击东路的瑞麟部,虽继续在八里桥与联军展开争夺战,终亦被迫西撤。是役双方伤亡甚众。八里桥败北的消息传到北京,清廷极为震惊。咸丰帝于次日带着皇妃等逃奔热河,英法联军迅速进抵北京城下。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8:4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