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叶德辉 | ||||||||||||||||||
释义 | 叶德辉1864—1927湖南长沙人 叶德辉1864—1927清末湖南绅士。字焕彬(一作奂彬),号直山,又号郋园,湖南湘潭人。幼读经史,十四岁转而习商,后重新入学,二十岁补县学生。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进士,任吏部主事。不久归湖南,与王先谦结纳,反对陈宝箴在湘所办新政,通过张之洞压制《湘学报》、《湘报》,鼓吹“尊孔教”、“辟异端”,要求撤去梁启超在长沙时务学堂的教职。宣统二年(1910年)湖南因水灾歉收发生米荒,地主豪绅乘机囤积居奇,他亦积谷万余石,激起饥民抢米风潮,被清廷削籍。后又反对辛亥革命。1927年湖南农民运动高涨时,将其处决。著有《周礼郑注改字考》、《春秋三传地名异文考》、《古器释铭》、《觉迷要录》、《翼教丛编》等,另有诗文集二十六卷,后汇刻为《郋园丛书》,凡一百二十六种、三百七十一卷。 叶德辉
叶德辉
叶德辉(1864—1927)晚清民国吴县(今江苏苏州)洞庭西山人,随祖父徙籍湘潭(今属湖南),世居长沙洪家井。乳名庆,字焕彬,一作奂彬,号直山、郋园、朱亭山民、丽瘘主人、四不朽人等,绰号叶大麻子。叶梦得裔孙,叶启勋叔。清光绪十八年(1892 年)进士。官至吏部主事。素以尊孔卫道自任,二十七年编撰《觉迷要录》,反对维新、革命,以顽固守旧至于偏激,与王先谦、孔宪教并称“三拳匪”。三十三年任湖北存古学堂经学总教习。宣统二年(1910 年)因长沙饥民抢米风潮,积谷惜售被削籍。1912年继其父任坡子街火官殿商团团总,并充全城商团团长,复营中西大药房及布号。1915 年当选湖南教育会会长、国民代表、劝业银行董事,为民请命电请取消湖南省田赋改征洋元;并出任筹安会湖南分会会长,拥戴袁世凯称帝。次年被通缉,避居苏州三年,参与《四部丛刊》选编,撰《印行四部丛刊缘起及例言》。1923 年通电反对罢免江苏省省长韩国钧,当选湖南商会董事,为吴佩孚礼聘参赞戎机。次年组织湖南和平统一分会,首倡废除省宪,与章太炎就废宪护宪辩争激烈。1925 年被外交部关税会议筹备会聘为咨议。北伐战争期间,因反对国民革命及湖南农民运动,被湖南省农民协会逮捕,被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判处死刑。性倜傥,善诙谐。喜观剧捧角,精鉴藏。藏书近二十万卷,反对佞宋,重藏别本、重本,自诩海内藏书第一。博学多才,精研经义、字学、舆地、文词,旁及医术、星命、金石、书画、堪舆、梵夹。好作篆书,能刻印。诗宗李商隐。理学宗朱熹,汉学接绪吴派,尤宗古文经学,长于小学,主读经“六证、四知、五通、十戒”。亦精版本目录之学,辑佚、校刊、汇刻各书有条理。著述近百种,校刻书籍一百六十余种。重刊先世专集,汇编先世遗文为《述德集》,汇编有关先世碑传等为《南阳碑传集》《祖庭典录》等。校刻有《丽瘘丛书》《观古堂汇刻书》《观古堂书目丛》《双梅景闇丛书》等。编有《观古堂藏书目》等。所著汇刊为《郋园先生丛书》《叶德辉全集》等。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