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台北市)岛夷 东鲲和夷洲 流求 流球 瑠球 台湾 台湾府 台湾行省 台湾省台湾省(台北市) 岛夷 东鲲和夷洲 流求 流球 瑠球 台湾 台湾府 台湾行省 台湾省 战国 两汉、三国 隋、唐 元 元 明 清 清 1945年 简称台。自古就为中国领土。据考古发掘,台湾古人类渊源于祖国大陆。战国时称“岛夷”,两汉和三国时称“东鲲”、“夷洲”,隋、唐以来称“流求”。南宋时,澎湖隶属于福建路晋江县,至元末设巡检司于澎湖,隶属于泉州同安县(今区)。元称“流球”或“瑠球”。明天启四年(1624年)和六年,荷兰和西班牙分别侵入台湾。明末,郑成功驱逐侵略者,收复台湾。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湾府,属福建省。光绪十三年(1887年)改台湾行省,治台湾府(今台中市)。二十年迁治台北府(今台北市)。二十一年为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收复,复置台湾省,省会台北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