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刘福通 |
释义 | 刘福通?—1363,一说1366刘福通 元末红巾军起义首领。原系白莲教领袖,活动在颍州(今安徽阜阳)一带。至正十一年(1351年)与韩山童于永年县(今属河北)发动起义,遭到元军镇压,山童被捕牺牲,他逃至颍州,与杜遵道等重新组织起义,以头裹红巾为号,称红巾军。占领颍州,继攻占亳州(今安徽亳县)、朱皋、罗山、上蔡、汝宁、息州、光州等地,拥众十余万。至正十五年迎韩山童子韩林儿至亳州,尊为皇帝,称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他初任枢密院平章,后杀丞相杜遵道, 自为丞相。至正十七年(1357年),分兵三路北伐,东路直指大都,中路绕道山西,迂回包围大都,西路入陕西。他自率一军于次年攻占汴梁(今河南开封),定为国都,此时,北方红巾军处于全盛。但由于力量分散和内讧,北伐各路军均遭失败。龙凤五年(1359年)元地主武装察罕帖木儿攻陷汴梁,他退守安丰(今安徽寿县)。龙凤九年张士诚进攻安丰,他调朱元璋解围,朱军未至,他即被张士诚部将吕珍所杀害。一说他与韩林儿于龙凤十二年(1366年)被朱元璋派大将廖永忠以送到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为名,行至瓜洲(今江苏六合东南)时沉其船,淹死。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