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列宁 | ||||||
释义 | 列宁1870—1924Vladimir Ilyich Lenin列宁 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原姓乌里扬诺夫(Ulya-nov)。1870年4月22日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今乌里扬诺夫斯克)市。父为辛比尔斯克省的国民教育视察员。1887年中学毕业后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学习,数月后即因积极参加学生革命运动被捕和开除学籍,并被流放到喀山省的柯库什基诺村。1888年秋回喀山,开始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1889年移居萨马拉,组织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1891年毕业于彼得堡大学法律系。1893年为彼得堡马克思主义小组的领导人。1894年写出第一部著作《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被认为是俄国共产主义者的宣言。1895年把彼得堡诸马克思主义工人小组统一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同年12月被捕。1897年被流放到西伯利亚。1900年期满后出国。同年12月在国外创办《火星报》。1903年7月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经过激烈的斗争,把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团结到自己周围,形成与以马尔托夫等为首的孟什维克派相对抗的布尔什维克派,使大会通过了第一个把争取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基本任务的党纲。1904年5月发表《进一步,退两步》,进一步全面阐述了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1905年11月回到彼得堡直接领导革命斗争,失败后从1907年12月起再度侨居国外。1912年1月领导了在布拉格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代表会议,把孟什维克驱逐出党。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揭露和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背叛社会主义事业,充当本国资产阶级帮凶的行为。1915年 ![]() 列宁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