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关汉卿 |
释义 | 关汉卿约1210—约1300关汉卿 元戏曲作家。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市)人。约生于金末,曾任太医院尹,入元不仕。博学多才,且“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亲自参加演出活动。在大都的玉京书会里从事杂剧创作,与朱帘秀等演员交往甚密。一生写过杂剧六十余种,现存《窦娥冤》、《拜月亭》、《望江亭》、《救风尘》等十五种(一说十三种),对元杂剧的形成与发展,贡献最多。所写杂剧,结构谨严,人物性格鲜明,思想性较强。《窦娥冤》约为晚年写成的代表作。描写善良少女窦娥受屈含冤而被处斩的故事。剧中写及窦娥临刑前愤怒地控诉:“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正是对元朝黑暗统治的揭露。《拜月亭》剧描写金宣宗时人民流离失所,直接揭露蒙古侵金所带来的灾祸。《望江亭》、《救风尘》两剧分别描写改嫁的州官夫人和仗义勇为的妓女,都是机智英侠,勇于和邪恶势力较量的妇女代表。关剧题材广泛,但结局却寄托于“明主”、“恩官”,反映了思想的局限。所作散曲,现存套数十四套,小令五十二首。其曲文,造语遣词,清新蕴藉,文采风流,在金元词曲中亦是上品。后人均以关为“梨园领袖”、“杂剧班头”。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