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傅作羲 |
释义 | 傅作羲1895——1974字宜生,山西榮河 (今屬臨猗)人,1895年 (清光绪二十一年)生。辛亥革命時,肄業於山西陸軍小學,参加太原起義,任學生軍排長。1913年畢業於北京清河軍官預備學校。1917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五期步兵科,後回山西,歷任第十團團副,第七團营長,旋擢升團長。1925年任山西步兵第四旅旅長。1926年任山西第四師師長。1927年10月,晉閻、奉張之戰起,任挺進軍總司令,從渾源間道攻克琢州。1928年1月,任第三十六師師長,旋被張學良任為安國軍參議; 6月國民政府任為天津警備司令。1930年中原大戰時,任馮閻軍第三方面軍東路總指揮。1931年8月,任綏遠省政府代理主席兼第三十五軍軍長;12月任綏遠省政府委員兼省政府主席; 同月任行政院北平政務委員會委員。九一八事變後,率部參加長城抗戰。抗日戰争爆發後,任第二戰區北路前敵總司令兼第三十五軍軍長; 旋改任第二戰區第七集團軍總司令,仍兼第三十五軍軍長,參加忻口會戰。1935年11月,任國民黨第五届中央執行委員。1939年1月,任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翌年参加綏西會戰。1942年10月,派兼绥遠省境内蒙古各地方自治副指導長官。1943年2月,當選為三民主義青年團第一届中央監察會監察。1945年5月,任国民黨第六届中央執行委員。8月任第十二戰區司令長官。抗戰勝利後,奉命主持熱、察、綏三省受降事宜。1946年4月,任綏遠省政府委員兼主席; 同年10月,調察哈爾省政府委員兼主席;11月當選為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47年3月,任張垣綏靖主任兼察省主席; 同年7月,派為國民大會代表立法委員察哈爾省選舉事務所主席委員; 12月任華北“剿匪”總司令。1948年2月,任國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轅副主任。1949年1月,在北平接受和平改编; 同年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届全體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委員,綏遠軍政委員會主席,綏遠軍區司令員,第一、二、三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會委員,第四届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水利部部長,水利電力部部長等職。1974年4月 19日在北京病逝。終年79歲。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