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俞允文 |
释义 | 俞允文(1513—1579)明昆山人。初名允执,字质甫,更字仲蔚,号古初子。俞允升弟,俞允济兄,梁辰鱼姑父。诸生。以厌薄科举,嘉靖二十六年(1547 年)自苏州府学辞归。白晳秀目美风神。多病不远游,家贫能守其志,以孝友、行谊称。楚王聘修藩志,知府聘修府志,皆力辞,独为参政王叔杲编三吴水利书。与王世贞、顾章志最善。少工临池,八分自谓得汉《西岳碑》体;楷书古而饶小法,逼似唐人;行书师法褚遂良,尤善学米芾。究心《周易》。骚赋诔颂宛然《昭明》,其辞雅驯,绝不作时人语。与归有光以古文辞相角,行近名类,人目为甲、乙社。论诗不满“后七子”领袖李攀龙复古主张之偏狭,兼宗《诗》《骚》及魏晋古风、初盛中唐律体。诗善五古,歌行、绝句俱宏丽,王世贞列为“广五子”之首,与归有光之文、张鸿之举子业并称“昆山三绝”。晚岁益艺高名重,称神交者遍天下。旌表称高士、真逸,誉为布衣之冠。祀为吴郡名贤。辑刊《名贤诗评》《荆南唱和诗》。编有《秘籍类函》《昆山杂咏》。著有《仲蔚先生集》《俞仲蔚集》《俞仲蔚手稿》等。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