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何炳松 | |||||||||||||||
释义 | 何炳松1890—1946浙江金华人 何炳松
何炳松
何炳松1890——1946字伯臣,又字柏丞,浙江金華人,1890年 (清光绪十六年) 生。幼年入私塾。15歲中秀才。翌年開始接受新式教育,1912年畢業於浙江高等學堂; 同年留學美國,入威斯康辛大學。1915年畢業,獲學士學位; 同年轉入普林斯頓研究所,習史學,1916年獲碩士學位後回國。在美期間,曾被推爲留美中局學生會副會長,及留美學生《季報》编辑。回国當年,任浙江省政府秘書兼省視學。1917年任北京大學文預科講師,後任歷史系教授並任北高師英語科教授及史地系主任。1922年9月,去杭州,任省立第一師範校長。1923年加入中華教育改進社。1924年至1932年1月,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编輯,後升史地部主任。其間於1925年秋,兼任上海私立光華、大夏、國民等校教授。1929年並任商務印書館所属東方圖書馆總编辑兼副館長。曾主编 《中國史學叢書》,與劉秉麟主编《社會科學小叢書》,與王雲五及劉秉麟主编《社會科學名著選讀》(英文),與姜琦、李石岑等同任《教育大辭書》特約编輯。後又參與商務重建工作,並自1934年起任副經理、编譯所副所長及《教育雜誌》主编。1933年1月,當選爲中國教育學會理事。其後又任中華學藝社理事。1935年1月,與王新命等十教授發表中國本位文化建設宣言,提倡中國本位文化運動。6月任國立暨南大學校長。1946年6月,調任國立英士大學校長; 同年7月25日病逝於上海。年56歲。著有《中古歐洲史》、《近世歐洲史》、《歷史研究法》、《通史新義》、《浙東學派溯源》、《秦始皇帝》; 譯有《美國教育制度》、《新史學》、《歷史教學法》、《西洋史學史》(與人合譯) 等。 |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