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保甲法
释义

保甲法 

宋王安石变法中新政之一。自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陆续实施于诸路州县。其法规定:以十户为一保,五十户为一大保,五百户为一都保。后改以五户为保,二十五户为大保,二百五十户为都保。分置保长、大保长、都保正和都副保正。规定每户两丁以上选一丁充保丁,按时训练,在当地巡查治安。又在保内实行连坐法,加强防范与镇压人民反抗。保丁实行分期赴县“上番”、“教阅”,取代县尉司弓手和巡检司士兵出入巡警,并教习武艺,使与正规军互相参用。哲宗以后,保甲教阅逐渐废弛,变为单纯的乡村基层组织。

保甲法 

王安石新法之一。王安石为恢复兵农合一制,变募兵为保甲,而立此法。熙宁三年(1070)十一月,由司农寺制定、颁布施行。初行于开封府,推广到京东、京西、河北等五路,其后全国施行。保甲法规定: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材干心力者一人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主户最有心力及物力最高者一人为大保长(后改五家为一保,二十五家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选主户最有行止、心力材勇为众所伏及物力最高者为都、副保正。凡主客户一家两丁以上选一人为保丁。单丁、老幼、病患、女户等就近编入为附保。保丁轮差巡警,追捕盗贼。“同保内有犯强盗、杀人放火、强奸、略人、传习妖教、造畜蛊毒,知而不告,并依从伍保法科罪”。居停强盗三人以上经三日,保邻虽不知情,亦科不觉察之罪。“若一保内有外来行止不明,须觉察收捕送官”。开封府设保甲提点司主管保甲事。熙宁四年,始诏畿内保丁肆习武事。农隙都试骑步射及其他武艺,优良者给以资励。熙宁五年,诏令主户保丁愿上番于巡检司,十日一更,分番巡警。其后又有集教、团教等军事训练活动。熙宁八年九月,保甲由隶司农寺改隶兵部,其政令则听于枢密院。元祐以后,保甲军事训练废弛,保甲的性质由乡兵组织逐渐变为乡村基层组织。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0: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