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依礼征伐 |
释义 | 依礼征伐春秋前期诸侯间相伐的道义原则。春秋时期诸国,均系周之封国,故共遵周礼为其道义上的旗帜。《左传·隐公十一年》: 以许国不贡周王,郑庄公合鲁、齐共伐许。既而服之,郑庄公乃“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又使郑臣“公孙获处许西偏”,且嘱托曰:“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新郑),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之后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左丘明评论曰:“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法)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引文并见《左传》隐公十一年)其后,齐桓公北伐山戎,“命燕君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如成、康之时”;伐楚,责“楚贡包茅不入周室”;皆以周礼为旗帜。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