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余靖 |
释义 | 余靖(1000—1064)北宋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本名希古,字安道。天圣进士。累迁集贤校理。因上疏谏罢范仲淹事被贬。后稍复原官。庆历三年(1043)为右正言,赞助庆历新政。以使契丹不辱使命,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还,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政敌中伤,遂弃官返乡里。皇祐四年(1052)起知桂州、经制广南西路贼盗。次年,又助狄青攻灭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后加集贤院学士,徙知潭、青二州。嘉祐五年(1060)交趾进扰,出任广西体量安抚使。旋以尚书左丞知广州。著有《武溪集》。 余靖(1000—1064)北宋无神论者。字安道。进士出身。后官至工部尚书。反对当时流行的“祥瑞”说,认为“国之兴也在乎德,不在乎瑞;国之亡也在乎乱,不在乎妖”。故“禹以平水土兴,汤以行仁政兴,周人以积德累仁兴。夫是者,虽无祥瑞可不谓圣且治乎!癸以侈奢亡,辛以暴虐亡,厉王以聚敛亡,幽王以女色亡。夫是者,虽无妖异可不谓昏且乱乎”(《正瑞论》)。有《武溪集》。 余靖(1000—1064)宋诗文家。字安道,初名希古。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仁宗天圣二年(1024)进士,历任集贤校理,右正言,知制诰等职。皇祐四年(1052)为广南西路经制使,次年参与平定侬智高乱,迁工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英宗朝,官至工部尚书。谥为襄。余靖生长于天禧、天圣间,时文尚华侈,欧阳修等人起文复古,靖亦弃华从质,道理相交。文存三百余篇,清俊雅正,落落不常,《大宋平蛮碑》最为世所称道;其他如《海潮图序》、《秦论》、《汉论》等亦斐然可观。《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五二评曰:“以方驾欧、梅,固为不足;要于北宋诸人之中,固亦自成一队也”。诗存一百三十余首。有《奏议》二卷、《武溪集》二十卷传世。生平事迹见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三《余襄公神道碑铭》、蔡襄《蔡忠惠集》卷三六《余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〇。 余靖 1000—1064北宋大臣。本名希古,字安道,宋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天圣进士,累迁集贤校理。景祐三年(1036年)上书反对贬逐范仲淹,同尹洙、欧阳修一同被斥逐,余靖由是闻名。庆历三年(1043年)任右正言,支持庆历新政,屡次上书反对多与西夏岁币。以使契丹不辱使命,任知制诰、史馆修撰。通晓契丹语,并因为作“蕃语诗”被劾,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1052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柬西路盗贼,次年助狄青灭侬智高,后加集贤院学士,官至工部尚书。著有《武溪集》。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