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魏徵
释义 魏徵(580—643)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祖籍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西),一说馆陶(今属河北)人。少孤贫,曾为道士。隋末参加瓦岗军,李密败,降唐。又被窦建德所获,任起居舍人。建德败,入唐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擢为谏议大夫,前后陈谏二百余事。贞观三年(629)任秘书监,参预朝政。后一度任侍中,封郑国公。曾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多次劝太宗以隋亡为鉴,引《荀子》语,谓君似舟,民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力言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任贤受谏”,“薄赋敛,轻租税”。其言论见《贞观政要》。著作有《隋书》的序论与《梁书》、《陈书》、《北齐书》的总论,并主编《群书治要》。有《魏郑公文集》三卷。
魏徵(580—643)唐政治家、文学家。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后移居相州内黄(今属河南)。少孤贫,出家为道士。隋乱,投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授秘书丞。曾为窦建德所俘。建德败,入唐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擢谏议大夫,封巨鹿县男,前后陈谏二百余事。贞观三年(629),以秘书监参与朝政。又进侍中,封郑国公。卒,谥文贞。为贞观年间著名诤臣。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隋书》序论与《梁书》、《齐书》、《陈书》诸总论皆出其手。其文虽为骈偶之体,然不拘声律,不事雕琢,不尚用典。所为奏疏,词旨剀切畅达,析理简要深刻。《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为传世名作。其诗多颂功祀神之作。但五古《述怀》一篇,意气慷慨,格调不凡。清沈德潜评曰:“气骨高古,变从前纤靡之习,盛唐风格,发源于此。”(《唐诗别裁》)原有集,已佚。清王浩辑有《魏郑公集》。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七一、《新唐书》卷九七。清王先恭编有《魏文贞公年谱》。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2: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