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高欢 |
释义 | 高欢 496—547东魏大臣。一名贺六浑,祖籍渤海蓚(今河北景县),后迁居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西南),成为鲜卑化汉人。高欢深沉有大度,轻财重士,为豪侠所宗。初任北魏边镇队主、函使。六镇起义爆发后,相继参加破大韩拔陵、杜洛周、葛荣起义军,为葛荣都督,后来投降北魏大都督朱尔荣。葛荣起义失败后,高欢收编其余部二十余万人,镇压青州流民起义,因功拜为晋州刺史。普泰元年(531),在信都(今河北景县)拥立节闵帝堂弟元朗为帝,改元中兴,与朝廷实力派尔朱世隆控制的节闵帝相抗衡,并向洛阳进兵。次年,攻下邺城(今河北磁县南),在韩陵(邺城附近韩陵山)以少胜多,击败尔朱氏军队,攻入洛阳,杀尔朱世隆和节闵帝,废黜元朗(后被毒死),改立孝文帝孙元修为帝(即孝武帝),控制北魏政权。永熙二年(533),进兵晋阳(今山西太原),击败尔朱兆,彻底消灭尔朱氏势力。次年,孝武帝被迫出走关中,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即孝静帝),改元天平,天平二年(535),迁都邺城,史称东魏。此后,他依靠鲜皇贵族,联络山东士族,控制东魏政权。采取南和梁朝,北怀柔然,与西魏较量的战略方针,多次统率大军与宇文泰展开争夺地盘的战争,试图统一北方。然而,壮志未酬,武定五年(547)病死。子高洋建立北齐政权后,追封高欢为神武皇帝,庙号高祖。《北齐书·神武高欢纪》说他“性深密高岸,终日俨然,人不能测,机权之际,变化若神”、“统驭军众,法令严肃,临敌制胜,策出无方”、“知人好士,全护勋旧”、“不尚绮靡”、“擢人授任,在于得才”、“雅尚俭素”。他是北齐政权的奠基者。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