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士廉,渤海蓚(今河北省景县)人。其父高励,字敬德,北齐乐安王、尚书左仆射、隋洮州刺史。
士廉少有器量,对文史涉猎较深,其才学为名人看重。大业中任治礼郎。士廉兄妹关系甚密,其妹与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成婚,生子长孙无忌及女。晟卒后,太宗以晟女非常人,因以为妻,即文德皇后。
武德五年(622),太宗因士廉为文德皇后之舅父,加之素有名望,甚敬之,拜太子右庶子。
贞观元年(627),擢拜侍中,封义兴邵公。士廉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时,疏决河道,蜀中有获其利,又因士廉素日吸引辞人,命儒生讲论经史,蜀中学校大兴。
五年,入为吏部尚书,进封许国公。后奉命与御史大夫韦梃、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撰《氏族志》。书成,凡一百卷,诏颁于天下,寻同中书门下三品。
十二年,与长孙无忌等以佐命功,并代袭刺史,授申国公。其年,拜尚书右仆射,受诏与魏征等撰《文思博要》一千二百卷。十七年,二月,诏图形凌烟阁。二十一年正月壬辰卒,年七十二。高宗即位,追赠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