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颜之推
释义
颜之推(531—?)南北朝时琅邪临沂(今山东费县东)人,字介。生于南朝梁之江陵。博览群书,词情典丽。为梁湘东王萧绎右常侍。及绎即帝位,以为散骑侍郎。西魏陷江陵时,被俘,后在弘农掌阳平公李远书翰。天保七年(556),携家奔北齐,即除奉朝请。武成帝末出为赵州功曹参军。后主时复还京师,使掌文林馆,主编《御览》。累迁通直散骑常侍、黄门侍郎。齐亡入周,除御史上士。隋开皇中以疾终,年六十余。著述宏丰,今存《颜氏家训》及《还冤志》。
颜之推(531—约590)北齐文学家、语言学家。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市北)人。仕梁,曾任散骑侍郎,仕齐,任黄门侍郎、平原太守等职。入周,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太子召为学士。自叹一生“三为亡国之人”(《观我生赋》)。曾与陆法言等撰《切韵》。著有《颜氏家训》七卷二十篇,以传统道德观念及古今事例,劝其子弟守道崇德,志学修业。提出“农商工贾厮役奴隶……皆有先达,可为师表”(《勉学》)。批评玄学清谈尽管“妙得入神”,但总不能“济世成俗”(同上)。对魏晋玄学家祖述玄宗,弃“周孔之业”持反对态度。反对当时华而不实的学风和过重辞藻的倾向,说“《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闻一言辄酬数百(言),责其指归,或无要会”(同上)。主张文以内容为本,文辞应为表达内容服务。批评当时士族不学无术,骄奢淫逸。崇信佛学,说:“善恶之行,祸福所归,九流百氏皆同此论,岂独释典为虚妄乎?”(《归心》)并认为释家“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符合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主张以“五戒”纯化民俗,维护封建伦理及封建统治。还记叙了当时社会世态风俗人情及历史人物轶闻轶事。另有佛书《冤魂志》、《诫杀训》,唐道世的《法苑珠林》有辑录。
颜之推(531—约590以后)北齐文学家。字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初仕梁为散骑常侍。西魏破梁,奔北齐,官至黄门侍郎、平原太守。入周,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太子召为文学,寻以疾卒。出身儒学世家,能诗赋,尤善为文,辞情典丽。其诗质朴而略见藻绘,亦不乏清拔之句。其赋文致清远,今存《观我生赋》。尝作《颜氏家训》二十篇,以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训诫子女,其中《文章篇》专论文学问题。针对当时诗坛不尚实用,任张浮艳的风气,提倡为文须经世致用,不取“趋末弃本,率多浮艳”、不能应世经务的徒尚辞采之作。又提出“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反对“辞与理竞”、“事与才争”。既不取片面追求形式,又不轻弃文辞声对之美。唯一味推尚儒学,对历代作家人格和作品风格的评价不免失之公允。又曾作志怪小说,今存《冤魂记》。原有集,已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其文三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五首,残诗一句。生平事迹见《梁书》卷五〇、《北齐书》卷四五、《北史》卷八三。

颜之推  531—约595

北齐文学家。字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出身官宦、儒学世家。不好虚谈,习家传《周礼》、《左传》,博览群书,初仕为南朝梁湘东王萧绎(即梁元帝)镇西府参军。后为梁元帝散骑常侍。西魏恭帝元年(554)西魏伐江陵后,逃至北齐,历仕奉朝请、赵州功曹参军、司徒录事参军、通直散骑常侍、中书舍人、黄门侍郎。北周灭北齐后,又仕北周,大象末(580),为御史上士。杨坚篡周建隋后,再仕隋,开皇年间(581—600),被太子杨广召为学士,后病卒。颜之推一生坎坷,几经亡国之难,因而对人生和社会之洞察至深。为文追求“典正”,讲究“宏材逸气,体格风度”,代表作有《颜氏家训》二十篇,是我国第一部家训学著作,主张以儒家伦理道德观立身治家,辩正时俗之谬,刻画世态人情,揭示兴衰之理,探讨人生和学术,内容广博,行文自然质朴,散中有骈,不从流俗,其思想、文风于后世影响比较深远。另有《观我生赋》、《十五好诗书》、《冤魂志》、《集灵记》等作品。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