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韦嗣立 |
释义 | 韦嗣立(654—719)唐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字延构。韦承庆弟。少举进士。圣历二年(699),武则天令其代兄为凤阁舍人。以永淳后学校颓废,刑法滥酷,上疏切谏。长安四年(704),拜凤阁侍郎,同平章事。时朝廷重内官,轻外职,刺史多非其人,即自请补外任,遂以本官检校魏州刺史。坐与张易之善,贬饶州长史。复征为太仆少卿,兼掌吏部选事。景龙三年(709),迁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中宗崇饰寺观,滥封食邑,费用百出,极谏,不纳。后被附入韦后属籍,封逍遥公。睿宗立,出为许州刺史。开元初,任国子祭酒。徙陈州刺史。 韦嗣立(654—719)唐诗人。字延构。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少举进士,累调双流令。武后时,历凤阁舍人、刑部侍郎,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以本官出为检校汴州刺史。后贬饶州长史。景龙三年(709)转兵部尚书,复相。睿宗立,拜中书令,寻出为许州刺史。开元初,入为国子祭酒,太子宾客,后贬岳州别驾,再徙陈州刺史。《全唐诗》存其诗八首,《全唐文》存其文四篇,《唐文拾遗》存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旧唐书》卷八八、《新唐书》卷一一六。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