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伯牙琴 |
释义 | 《伯牙琴》宋元之际邓牧著。一卷。原手定诗文六十余篇,因散佚,现存文三十一篇,诗十三首。自感“知音难遇”,故托“伯牙鼓琴”故事以为书名。书中《君道》、《吏道》二篇对封建专制进行批评,并隐喻亡国悲痛,表达“废有司,去县令”的政治理想。有《知不足斋丛书》本。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标点本。 伯牙琴诗文别集。宋元间邓牧著。以其知音难遇,故以伯牙琴为名。一卷。前有自序,后有自跋;称其“集诗文六十余篇”。然今仅存文二十四篇,诗全佚。有《知不足斋丛书》本,辑补文五篇,诗十三首;后又续补文二篇。清修《四库全书》以鲍本著录;1959年中华书局以鲍本标点出版,1981年又加以重印。 伯牙琴书名。宋末元初邓牧撰。一卷。宋亡,牧隐居余杭大涤山,手定诗文六十余篇,以“知音难遇”,故托“伯牙鼓琴”故事,以为书名。内分诗文、传序、游记等。通过论述远古三代和谈鬼说神,追述宋亡之由,抨击暴君酷吏,寓亡国之悲痛,并提出“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的幻想。原六十余篇,后多佚,清乾隆间鲍廷博集佚三十多篇,收入《知不足斋丛书》。邓实复核定为三十五篇,收入《国粹丛书》。今中华书局标点本,收有文三十一篇,诗十三首及自序和后序。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