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随物赋形
释义 随物赋形文论术语。指作者创作时能挥洒自如地描摹客观事物的千姿百态,文章亦能相应地驰骋变化。语出苏轼《文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意谓文章体裁、风格、长短的变化乃是由所描写的客观对象,即文章的内容所决定,或平畅、或奇崛,均非故意如此,乃不得不然。这是一种重视真实、风格自然的创作态度。此说是对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中所说“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的进一步发挥,把“随物”与文章的风格结合起来,批评离开所表达的内容需要而故意追求某种特定风格的不良倾向。金王若虚《滹南诗话》评白居易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殆与元气相侔”,元好问称杜甫“学至于无学”,故其诗能“元气淋漓,随物赋形”(《杜诗学引》),所倡均是真实而自然的创作观点,与苏轼此论一脉相承。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9: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