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陶邑 |
释义 | 陶邑战国时期著名的商业城市。陶邑,也称定陶(今山东定陶县北)。北临济水,东北有荷水沟通泗水,鸿沟开凿后,济、汝、淮、泗间构成水路交通网,陶邑正处其中间。陶邑东北,是商业发达的卫国、东为鲁国齐国、西临魏国韩国,地处中原,“诸侯四通”。陶邑是当时水陆交通的中心枢纽,为此,其手工业、商业都很发达,人口众多。范蠡就曾在陶邑“三致千金”,成为闻名于世的大富翁,并自命为“陶朱公”。陶邑的繁荣富足,曾令各国诸侯贵族垂涎。陶邑本属宋国,但宋国在战国时期是弱小国家,没有能力保护陶邑。为此,陶邑曾是战国时期的强国齐、秦、赵争夺的对象,不断发生激烈的战争。齐国的孟尝君田文、秦国的穰侯魏冉、赵国的奉阳君李兑,也都想攻取陶邑做为自己的封地。围绕着攻取宋地的斗争,战国时期发生了一连串的“合纵”“连横”的斗争。苏秦曾劝说齐湣王,发动合纵摈秦,以便乘机攻取宋国,占有陶邑。在齐国灭宋后,又有五国联合攻齐,燕将乐毅攻破齐国下其七十余城的事变,秦国则承机首先攻取了陶邑,穰侯魏冉把陶邑做为自己的封地,魏冉死后,秦国把陶邑,改为陶郡。后来秦国围攻赵国邯郸时,魏国、楚国联合救赵过程中,魏安釐王又乘机攻取了陶邑。诸侯贵族对陶邑的争夺,说明了陶邑的繁荣和富庶,陶邑是战国时最著名的商业城市。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