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陶琰 |
释义 | 陶琰(1449—1532)明山西绛州(今新绛)人,字廷信,号逸庵。成化进士。弘治时任固原兵备副使,执法不挠。正德初迁刑部右侍郎,忤刘瑾下狱。瑾败复官,正德七年(1512)以右都御史巡视浙江,修筑萧山至会稽防洪堤,先后三次总督漕运。嘉靖元年(1522)以功任工部尚书,寻改南京兵部。次年致仕。卒于家。 陶琰(1597—1645)明诗文家。字稚圭,号别峰;其名或误作陶炎或陶琬。昆山(今属江苏)人。崇祯诸生。清军南下,组义军奋起抗击,昆山城破,闭门自尽。《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其学以佛为宗,诗文多类禅偈,不出李贽、屠隆旧习。”死后由后人辑其遗作为《仁节集》行世。生平事迹见《明史》卷二七七、《仁节集》附录其子陶甄《先君行状》。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