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陶成章
释义 陶成章(1878—1912)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字希道,号焕卿。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留学日本,入东京成城学校,习陆军。三十年春返国,在浙江联络会党,谋响应长沙起义。同年冬在上海与龚宝铨、蔡元培等发起成立光复会,负责联络会党。次年与徐锡麟创办绍兴大通学堂,培训会党首领。三十二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三十四年主编《民报》第二十至二十二号。三十四年赴南洋筹集革命经费,主缅甸仰光《光华日报》笔政。宣统元年(1909)与孙中山不睦,发表《七省同盟会员意见书》。二年在东京与章炳麟重组光复会,任副会长,并刊行《教育今语》杂志。三年回国策动武装起义,在上海密设锐进学社为领导机关。武昌起义后发动上海、浙江、镇江光复军响应,围攻清军,光复南京。1912年1月在上海被陈其美派蒋介石遣人暗杀。著有《浙案纪略》、《中国民族权力消长史》等。

陶成章  1878—1912

近代民主革命家,光复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字焕卿,笔名汉思、巽言,别号陶耳山人,自称会稽先生;曾化名起东、志革、何志善,浙江会稽(今绍兴)陶堰人。幼时就读于乡里义学。十五岁已熟读四书五经,兼通史地,曾在家乡任塾师。平时喜读新书报刊。因萌覆清之想,并认为救亡图存,必先诛首恶慈禧。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期,曾两度赴京,欲“手刃那拉氏”,无果。旋奔走于东北三省及内蒙等地考察革命形势。1902年秋东渡日本,拟入成城学校习军事,为清吏所阻,入清华学校就读,在学期间力倡革命,为学监所忌,许以官爵诱其回国。归国后一无所获又被开除学籍,愤极,重回日本。1903年在东京参加拒俄义勇队,后与黄兴等组织军国民教育会,从事排满活动。1904年回国,偕魏兰入浙联络会党。时浙江会党林立,互不统属,陶斡旋其间奔走近一年,四过家门而不入,终使金、衢、严、处、温、台等地会党联成一气。旋在上海参加光复会。1905年,配合徐锡麟、龚宝铨等在绍兴创办了大通师范学堂,秘密培训会党骨干;并捐知府,再赴日本。1906年回国,出任秋瑾光复军五省大督都,拟在杭州起义,事败,东渡日本。1907年1月,在东京参加同盟会,后回国任教于芜湖一中。7月,因徐锡麟起义遭通缉,再次逃亡日本,任《民报》编辑。旋赴南洋募捐,拟于浙江举事。1909年因与孙中山意见相左,于爪哇另设光复会分会。1910年和章太炎在东京成立光复会总会,任副会长,与同盟会分庭杭礼。武昌起义时,领导光复军响应。后任浙江军政府参议。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众拥其出任浙江督都,时陶在病中,未及赴任,被陈其美派人刺杀于上海广慈医院。著有《中国民族史》,编有《浙案记略》。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