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陈顼
释义 陈顼即“陈宣帝”。

陈顼  530—582

即陈宣帝。南朝陈皇帝。公元569—582年在位。字绍世,小字师利,陈文帝陈蒨弟。少宽宏大量,多智谋,有勇力,善骑射。梁元帝时,为直閤将军、中书侍郎。江陵陷落,被西魏掠至长安。陈武帝永定元年(557),遥袭封始兴郡王。永定三年,陈文帝即位,改封安成王。天嘉三年(562),被北周送回建康,陈文帝授以侍中、中书监、中卫将军。后历任扬州刺史、司空、尚书令等。废帝陈伯宗即位后,拜司徒,进号骠骑大将军,录尚书,都督中外诸军事。光大二年(568),进位太傅,领司徒,掌握了军政大权。至十一月,遂废陈伯宗为临海王。次年正月,即皇帝位,改元太建。不久,左卫将军欧阳纥反于广州,兵败被俘,斩于建康。太建五年(573),命大将吴明彻、裴忌率兵十万伐齐,几乎尽复江北、淮泗之地。但陈军并未乘胜灭齐。不久,北周攻灭北齐,统一北方。太建十年(578),吴明彻再次北伐,围彭城(今江苏徐州),被周军击败,将士三万人被俘。次年,江北之地尽入于周。太建十四年(582)。病卒。谥孝宣皇帝,庙号高宗。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3:4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