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陈友谅
释义
陈友谅(1320—1363)元沔阳(今湖北仙桃)人。渔家子,曾为县吏。参加天完红巾军,隶丞相倪文俊为簿书掾,以功升元帅。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以倪文俊谋害天完帝徐寿辉,杀文俊,遂并其军。自称宣慰使,旋改称平章政事,掌兵权。与元兵交战,连克今江西、安徽、福建诸地。十九年九月,杀天完将领赵普胜。同年底,杀徐寿辉左右部属,挟持寿辉,移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称汉王。次年闰五月,在采石杀寿辉,自立为帝,国号大汉,年号大义。天完将士不服,纷纷脱离,兵力渐衰。屡与朱元璋战,不利。二十一年八月,江州为朱元璋攻破,退都武昌。二十三年八月,与朱元璋战于鄱阳湖,兵败中箭死。子陈理继立。

陈友谅  1320—1363

元末大汉政权的建立者。湖北沔阳人。渔家子。年轻时曾为县吏。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参加徐寿辉、邹普胜、倪文俊等人领导的天完红巾军。初为薄书掾,后以功升为元帅。至正十七年(1357)九月,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成,陈友谅乘机袭杀倪文俊,并其部众,称宣慰使,后改称平章政事,掌天完实权。此后两年,在反元战争中,连克今江西、安徽、福建广大地域。至正十九年,他杀害了在反元战争中功劳卓著的天完将领赵普胜。同年十二月,杀徐寿辉左右侍臣,挟持徐寿辉,移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称汉王。次年杀徐寿辉,自立为帝。建国号大汉,改元大义,以恢复汉族王朝的统治,号召人民反元。大汉政权建立后,一面反元,一面与朱元璋开战。陈朱之战,历三年有余,经过龙湾、江州、鄱阳湖几次重大战役。鄱阳湖一役,陈友谅在人力、物力上占绝对优势,六十万大军败于朱元璋二十万人,陈友谅的大汉将士多数是天完旧属,对他篡权夺位不满,相继倒戈。二十三年八月,陈友谅“粮绝势困”,“进退失据”,向湖口突击时中矢而死。
相关词:
  • 陈友谅篡权建“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