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陈东 |
释义 | 陈东①(1086—1127)北宋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字少阳。徽宗时入太学。钦宗即位后,率太学生伏阙上书,请诛六贼,以谢天下。靖康元年(1126)金兵围开封,又屡次上书。宰相李邦彦谮罢李纲与种师道,坚主割地议和,他又率太学生于宣德门上书,军民从者数万,请罢李邦彦,复用种、李,要求坚持抵抗,钦宗乃复李纲职。高宗即位后,被召往南京(今河南商丘),适李纲复罢,他又上书力言黄潜善、汪伯彦不可用,李纲不可罢,请亲征迎归二帝。为高宗所杀。著有《少阳集》、《靖炎两朝见闻录》。②(?—1556)明世宗时海盗。初亡命海外,为日本萨摩岛主兄弟部下书记。后从王直,多次引倭扰东南沿海。嘉靖三十四年(1555)引肥前、筑后、丰后等倭寇入犯,攻南汇、崇明,围上海。三十五年与徐海屯据柘林(今上海奉贤东南),困浙江巡抚阮鹗于桐乡。不久中总督胡宗宪离间计,被徐海缚献于明军,处死。 陈东(1086—1127)宋文学家。字少阳。镇江丹阳(今属江苏)人。以贡入太学。钦宗即位,率其徒伏阙上书,请诛蔡京、童贯等六贼。李纲罢,又率诸生上书,迫使朝廷复召纲入。除太学录。高宗南渡后,会纲得罪去,乃上书乞留纲,竟与布衣欧阳澈一同被斩于市。后于绍兴四年追赠为秘阁修撰。《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志在匡时,言皆中理,所掊击者,皆人不敢触之巨奸”。集中上钦宗、高宗诸书,皆理直言切之煌煌大篇。其诗词残存二十余首,时有佳作,孙云翼称其“《初筮斋咏雪》一首,直与卢、韩《月蚀诗》并驱,《咏桃花菊》一首,体物之妙,杂之苏、黄集中,人不能辨”(见《少阳集》卷五附按语)。著有《少阳集》、《靖炎两朝见闻录》等。生平事迹见其弟陈南所作《行状》(载《少阳集》卷六)、《宋史》卷四五五。 陈东 1086—1127北宋末太学生。字少阳,镇江丹阳(今江苏丹阳)人。少以胆略才智著称。徽宗时,以贡生入太学。(1126)钦宗即位,他率太学生上书,请诛蔡京等六贼。靖康元年(1126)金兵南下,逼近开封,李纲主战,钦宗罢免李纲,并准备割让三镇向金求和,陈东再次率领太学生在宣德门外伏阙上书,要求给李纲复职,坚持抗金,“军民不期而集者数十万”(《宋史·李纲传》)。宋钦宗派人慰问劝说,人们仍不肯离去,请愿者呼喊声惊天动地。宋钦宗只得赶紧召李纲入宫,恢复其官职,并晓谕请愿的太学生,人们才离去。建炎元年(1127)高宗即位后,任用黄潜善、汪伯彦,并任李纲为右相,陈东被召之南京(今河南商丘县),及至李纲又被罢职,他又第三次上书,请求留用李纲。后高宗以“鼓众伏阙”的罪名。将他与欧阳澈一同处死。他从容就义,年仅四十二岁,南京军民皆为之痛哭。过了三年,高宗感悟,追赠陈东为承事郎。著有《少阳集》、《靖炎两朝见闻录》。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