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阿克敦
释义 阿克敦(1685—1756)清学者。字立恒,又名仲和、恒严,姓章佳。满洲正黄旗人。官由编修,迁翰林院掌院学士、史馆副总裁、兵部侍郎、两广总督兼领广州将军、刑部尚书。受张载“气”论思想影响,发挥其“一故神,两故化”、“阴阳之精互藏其宅”(《正蒙·参两》)的观点,提出“阴阳互藏其精”的万物生成说。认为世界万物由阴阳二气相感而生,“天下凡属乎阴者,其质本阳;属乎阳者,其质本阴。阳入乎阴之宅而藏其精,而阴乃得阳以为质。互藏其精于其宅,然后阳非独阳,阴非独阴,以之生成万物而无穷也”(《阴阳之精互藏其宅论》)。又提出“阴阳对待之体”的命题。认为阴阳二气是相互对立而又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故阳主乎生,而阴主乎成,惟用妙乎流行,故阳非阴不能独生,阴非阳则不能独成。”(同上)指出五行是阴阳相感的具体表现。认为太极、阴阳、五行三者的关系,即太极生阴阳,阴阳相感生成万物,五行是阴阳相互作用而变化发展的形态。又作《一故神论》,提出“一故神”是事物发展的动因。认为,宇宙万物变化无穷,是“一故神之意”,其原在于“一”,即太极,是“物自致”。所谓“阴阳不测之谓神”,其神是来自太极本身的阴阳不测的变化能力。有《德荫堂集》。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9: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