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常识:

 

常识 金堡
释义 金堡(1614—1680)清词人。字道隐,号卫公。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永历二年(1648)诣肇庆,谒桂王,授礼科给事中,立朝侃侃,每持正论,曾下狱,谪戍清浪卫,未达,留客桂林,桂林留守大学士瞿式耜馆之。桂林破,出家为僧,法名今释,号澹归,又号性因、蔗余、借山野衲、茅坪衲僧、跛阿师。住广东韶州丹霞寺,往来庐山间。其词抒发亡国之恨,语多沉郁悲壮,自成风格。叶恭绰《广箧中词》评之曰“痛切”。亦工诗文。著有《遍行堂集》。生平事迹见《南疆绎史》卷二八、《小腆纪传》卷三二、徐乾学《丹霞澹归释禅师塔铭》。
金堡(1614—1680或1681)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字卫公,别字道隐。明崇祯进士,授临清知州,坐事罢。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清兵陷杭州,遂与里人姚志卓于余杭起兵抗清。旋兵败,入闽,隆武帝授礼科给事中。隆武亡,改事永历帝,上《时政八失疏》,有“直臣”之称,授兵科给事中。时朝臣树党相争,他为楚党,与袁彭年、丁时魁、刘湘客、蒙正发号为“五虎”,屡上疏攻讦。后为吴贞毓等所倾,下狱拷讯致残,经严起恒等力救免死,谪戍清浪卫,移居桂林。永历四年(顺治七年,1650),桂林陷,遂绝世事,削发为僧,法名性因、今释、澹归。著有《遍行堂集》、《岭海焚余》、《千山剩人禅师语录》等。
随便看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Qntrip.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