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任延 |
释义 | 任延(5—68)东汉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字长孙。年十二,入太学,习《诗》、《易》、《春秋》,号为“圣童”。曾任更始政权会稽都尉。东汉建武初,征为九真太守。郡中不知牛耕,民俗无婚嫁礼法,乃下令铸作农具,垦辟田亩,使郡内粮食充给;又移书属县,使男女各以年龄匹配。后迁武威太守,惩治不法豪强大姓,整顿边备,兴修水利,倡办学校。明帝时任颍川、河内太守。后病卒。任延 5—68字长孙,南阳宛城(今河南南阳市)人。年十二岁,学于长安,通《诗》、《易》、《春秋》,显名于太学中。太学中称之为“任圣童”。后遭战乱,避难河西。当时隗嚣占据四郡之地,遣使请任延出仕,任延不应。更始元年(23),被招为大司马官属,任会稽都尉。上任时,前来迎接的官员对其年龄之轻(当时任延仅十八周岁)感到吃惊。上任后,以尊贤纳士为急务。吴有龙丘苌,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应。掾史白请召之,任延以为不可。乃遣功曹奉谒,修书记,送医药,官员使者在道路上往来不断。一年之后,龙丘苌乃乘辇至府,请出仕任职。以此郡中贤士大夫争往效力。后光武诏征任九真太守。九真郡(今越南中部一带)民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任延乃教铸铁器,使其耕种,还教其礼仪,知婚丧嫁娶之道。任职四年,征还洛阳,因病稽留,降职任睢阳令,九真官吏百姓为之立祠祭祀。出任武威太守,光武亲自接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但任延回答:“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使光武叹息道:“卿言是也。”(见《后汉书·任延传》)上任后,抑制豪强,为民除害;又积极备战,保卫边防;还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建立学校,普及教育,百姓悦之。后因擅诛羌人而不先报上,降职任召陵令。明帝即位后,任颍川太守。后出任河内太守,任职九年病逝。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