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鄢陵之战 |
释义 | 鄢陵之战春秋时期晋楚之间的一场战争。公元前579年,宋国华元约合晋楚二国弭兵结盟,事后两国都无诚意遵守盟约,仍然为争夺势力范围明争暗斗。公元前576年,楚进兵郑、卫,郑背晋与楚结盟。晋怒而伐郑,楚恭王亲自领兵救郑,晋于是与楚郑两国联军大战于鄢陵(今河南鄢陵)。晋军了解到楚之精锐全在中军,乃分兵击其左右,楚阵势大乱,楚恭王也被射中了眼睛。战争进行中,楚主将子反又临阵醉酒,楚军失去指挥,终于战败宵遁。 鄢陵之战春秋时晋国、楚国之间的战役。晋厉公六年(前575),郑叛晋附楚,并伐宋。晋出兵伐郑,楚共王率兵救之,两军战于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楚军在晋营前布阵,晋军无法出营,便在营内填井平灶,布阵交战,自晨至暮未分胜负。晋吕锜射中楚共王一目,共王命养由基射杀吕锜,双方休战。当夜,共王召楚帅子反商议战事,子反醉酒不能出见,共王遂乘夜带兵撤走。晋国遂恢复其霸主地位。 |
随便看 |
|
青年旅行网历史文化收录239286条历史文化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历史文化常识的释义详解,是旅游及文史学习的有利工具。